生果日報網上版
統計學意義的 GDP
北方可可 大陸《博客網》專欄作家
眾所周知,內地的黨政官員都很看重GDP,所以就有「GDP競賽」、「GDP崇拜」、「惟GDP論」等這些說法。官員們之所以看重GDP,就是因為GDP意味着「政績」,有了「政績」大概就可以升官了。理論上來說,GDP等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的增加值之和。然而GDP的增加並不意味着社會財富的必然增加;相反,GDP的增加還可能意味着社會財富的減少。
社會財富不增反減
七月十六日,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一次會議上說,我們的GDP增加很快,但裏面有浪費資源造成的GDP增長,「我們有的GDP數字很好看,但並不是增加了社會財富,是浪費了社會財富。比如講,建大橋,這是GDP,讓大橋塌了、拆了又是GDP,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,這樣幹了三次GDP,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,但是真正形成的財富就那一筆。不講品質的發展,污染了空氣、污染了水源,污染的時候創造了GDP,然後治理污染又創造了GDP,但是社會財富還是那麼一筆。」汪洋所說當然沒錯。其實,類似情況還比如,「拍腦袋工程」導致的決策失誤、「形象工程」導致的中看不中用、「豆腐渣工程」導致的推倒重建,等等。這些工程都不可能體現出其使用價值,但它都屬於「生產的增加值之和」,都要計入GDP總量統計,然而卻都不可能增加社會財富,而是減少社會財富。我想起了一則小故事──有兩個商人結伴同行。途中,他們看到路邊有一堆狗屎,其中一個商人惡作劇便對同伴說:「你如果吃掉這堆狗屎,我付你十萬塊」。於是,同伴強忍惡臭真的吃下了那堆狗屎,他也如約拿到了那十萬塊。此後兩人繼續前行,然而各懷心思,心裏都覺得不大舒服:支付十萬塊者覺得後悔;吃狗屎者覺得受到了對方的侮辱。此時此刻,另一堆狗屎出現了,於是故事重演,但剛才的角色調換,其結果就是十萬塊「錢歸原主」,而兩個人都已滿腹狗屎。這時,一位經濟學家出現,並發表了他的專業性評論:「由於剛才你們兩位之間的交易發生,國家的GDP因此增加了二十萬元。」
環保問題全被忽略
國家統計局十六日發佈資料,中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一,這一資料雖未達到所謂「保八」目標,但與全球經濟低迷相比,看上去仍然「喜人」,雖然主要是投資拉動所致。而在這個資料發佈前夕,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就包括了氣候變暖問題、二氧化碳減排問題以及碳關稅問題等。雖然中國政府近日明確表示反對碳關稅,但從單位GDP的能耗來看,中國是世界各國平均水準的三至五倍;中國的環境可持續指數(ESI)排位全球倒數,這都是我們需要正視的事實。而從社會財富的增加以及環保視角來看,中國的GDP在某種程度上來說,它的統計學意義其實大於實際意義。
返回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