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針:美國將步蘇聯後塵?
前 幾天《華盛頓郵報》刊登了一篇相當矚目的特寫報道。特寫的主角是 Matthew Hoh,他是退役海軍陸戰隊上尉,曾參與伊拉克戰爭,退役後轉投國務院,成為美國駐阿富汗的其中一位高層外交人員,到上月, Matthew Hoh以不理解、不同意奧巴馬政府對阿富汗政策為理由請辭。據說,他的請辭震動整個國務院特別是負責阿富汗、巴基斯坦政策的部門,被委任為阿富汗、巴基斯 坦事務專員的外交老手霍爾布魯克( Richard Holbrooke)親自召見 Hoh,游說他改變初衷,並讓 Hoh加入他在華盛頓的政策核心小組以安撫他。但過不了幾天, Hoh還是決定離開國務院,以行動及言論表達對政府想增兵阿富汗的不滿。作為美國在阿富汗的局內人,又曾在伊拉克打過仗的 Matthew Hoh,他為甚麼反對增兵阿富汗呢?最簡單、最重要的理由是阿富汗境內的零星戰爭其實是一場長期內戰的延續,美國再增兵也不可能結束這場內戰,反而激起更 大規模的戰亂,驅使更多不同部落的人同情塔利班及阿蓋達,加入他們的行列。以 Matthew Hoh的實際經驗,很多阿富汗城鎮都是在美軍進駐後才出現武裝衝突及襲擊的,美軍一撤走,情況便迅速改善。假如奧巴馬總統真的增兵阿富汗,他不僅不可能清 剿塔利班及阿蓋達,反而會令戰鬥及襲擊升級,無法抽身。在奧巴馬政府積極考慮增兵阿富汗及促使盟國加派士兵的關鍵時刻,有國務院官員因抗議增兵政策請辭當 然惹人關注,但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質疑的確刺中了問題的核心,的確暴露了增兵政策的弱點。只要翻一翻近代阿富汗歷史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食之無味、棄之不足惜 的「豬頭骨」。不管是英國人、俄羅斯人都在阿富汗吃盡苦頭仍無法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全國政權,游擊戰、部落戰爭從未平息,他們對外來敵人的仇恨、敵意更是十 年、二十年不變的。蘇軍開進阿富汗時裝備精良,補給源源不絕,又不愁國內有任何反戰、反對之聲。十年下來,蘇軍傷亡慘重,它支持的納吉布拉傀儡政權基本上 只能控制首都喀布爾一帶,其他較偏遠的地方則鞭長莫及。美國的軍事裝備也許比前蘇聯更精良,通訊科技、軍事科技更先進;但美國人受不了軍人傷亡,國內反戰 聲音向來強大,加上阿富汗仇外的情緒沒有多少改變。增兵阿富汗帶來的可能是更激烈的戰爭,更多傷亡,更多恐怖襲擊,塔利班及阿蓋達反而有機會乘機坐大。從 這樣的分析看,也許從霍爾布魯克到奧巴馬都該認真聽聽 Matthew Hoh的意見,重新考慮增兵阿富汗的計劃!盧峯逢周三、六刊出
FruitDaily 1.1L Code by ManInNe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