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

骨髓瘤趨年輕化 貧血骨痛疲累病徵易忽略

明報網上版
骨髓瘤趨年輕化 貧血骨痛疲累病徵易忽略

【明報專訊】「累得連鑊鏟都不夠力,平時差不多每日都炒菜,現在已不可能。」只有40多歲的主婦劉女士某日無故感到極疲累,其後驗血才得悉患上骨髓瘤,港大醫學院發現,一直被視為長者癌症的骨髓瘤近年有上升和年輕化趨勢,有病人甚至年僅25歲。醫生提醒市民,此症病徵不明顯,但無故貧血、骨痛和感極疲累都是警號。

「長者癌症」現25歲個案

香港癌症資料中心數據顯示,本港骨髓瘤新症個案由1998、99年每年約140至150宗,增加至2005、06年約200宗,港大內科學系臨副教授詹楚生表示,以往大部分患者均屬65歲或以上長者,近年年輕患者有增加趨勢,但此症成因不明,難作預防,病徵與很多其他病痛相似,患者容易忽略。

倘壓神經中樞可致失禁癱瘓

以劉女士為例,她最初得知患上骨髓瘤時,除了蛋白指數較正常水平高,身體狀未見異樣,「初期身體沒有特別的痛楚,最多只是早上下走動覺得雙腳無力」。詹楚生說,骨髓瘤會令異常漿細胞增生,沉澱於骨髓中,引發溶骨性病變,包括骨折、骨痛、高鈣血症等併發症,若異常漿細胞已沉澱於脊椎外圍,壓住神經線中樞,已屬後期,患者會出現失禁及下身癱瘓。

近年的標靶治療藥物,已能夠把骨髓瘤治癒率推高至近五成,較傳統化療治療率只有15%至20%大大提高,但高達16萬元標靶藥費未必人人可負擔。

新混合治療 毋須一開始落重藥

港大最近便成功研究出混合傳統及標靶藥的新治療方案,病人毋須一開始便接受標靶藥,而是作「分階段治療」,患者先會接受約兩個月的傳統化療,倘未能把癌細胞數量降至25%,便立即轉用標靶治療藥物(見表)。

參與研究的25名病人中,最終只有55%病人須轉用標靶藥物,但整體治癒率亦近五成,與一開始便用標靶藥的治療率相若。詹楚生說,分階段治療不會一開始就對病人「落重藥」,可減低病人對標靶藥的抗藥性,當病人骨髓瘤復發,亦可提升再治癒機會。

港大將會向香港各醫院推介「分階段治療方案」,長遠希望向撒瑪利亞基金提出申請,資助病人透過此方案治療骨髓瘤,令更多病人得到治療機會。




骨髓瘤的癌細胞如果沉澱在皮下組織,就會肉眼可見的形成腫塊(左),經過標靶藥物「硼替佐米」治療,腫塊明顯減退(右)。(港大醫學院圖片)
 



 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